51岁的陶阿姨右侧胸背部红斑水疱伴疼痛,当地医院诊断“带状疱疹”并予“伐昔洛韦片口服、阿昔洛韦乳膏外用”后水疱干涸结痂、右侧乳房下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,针刺样疼痛让她夜不能寐。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我院就诊并住院中西结合治疗,通过中药贴敷联合悬空灸、拔罐及口服中药,疼痛在三天内明显缓解,6天后无明显疼痛不适出院。这个典型案例揭示了中医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独特优势。
1.认识"缠腰火丹"——中西医视角下的带状疱疹
带状疱疹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(VZV)再激活引起,中医谓之"蛇串疮""缠腰火丹",其发病机理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早有记载:"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",强调情志致病的重要性。
中医辨证核心:
本病多因肝经郁火、脾虚湿蕴、气滞血瘀三大病机交织。病毒侵袭如同"外邪引动伏火",当机体正气不足时,潜伏的湿热火毒沿肝胆经络外发,形成特征性带状皮损。
2.中医治疗"三板斧"——内外合治显奇效
第一板斧:
辨证内服——斩断病根
肝经火毒证(急性期典型证型)
特点:疱疹鲜红如火烧,痛如锥刺伴口苦尿赤。
经典方:龙胆泻肝汤加减(含龙胆草、黄芩等)
现代研究:龙胆草中的獐牙菜苦苷可抑制病毒复制(《中草药》2022)
脾虚湿蕴证(中老年常见型)
特点:水疱浑浊易破溃,纳呆便溏。
推荐方:除湿胃苓汤合参苓白术散
食疗方:薏苡仁30g+赤小豆15g煮粥
气滞血瘀证(后遗神经痛阶段)
特点:皮损消退却遗留闪电样痛。
代表方:血府逐瘀汤+虫类药(全蝎、地龙)
临床数据:配合针灸可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达62%(中国针灸学会2023年报)。
第二板斧:
外治疗法——直击病所
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
0746-8414188
医院地址
冷水滩区珍珠路555号(珍珠路与珊瑚路交汇十字路口处)
公交搭乘
市区乘坐坐2路,6路,14路,20路,302/BRT,210路,211路公交可到达本院。
微信扫一扫
获取更多皮肤健康知识